江门配资手续费,离万亿城市的距离更近了。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,江门与深圳两地通过中开高速、深中通道真正实现快速联通,进入深圳“1小时经济圈”时代。 深中通道 图源:图虫创意 而在不久前,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成功合龙,待今年年底正式开通后,从江门大广海湾到港澳也将实现1小时互通。 珠海金湾黄茅海大桥航拍全景图 图源:图虫创意 “双通道”开通后,江门将改变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圈较远的现状,与珠江口东岸城市进入联网模式,从而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协作。 纵观江门的发展,1980年代初,江门...
江门配资手续费,离万亿城市的距离更近了。
随着深中通道开通,江门与深圳两地通过中开高速、深中通道真正实现快速联通,进入深圳“1小时经济圈”时代。
深中通道 图源:图虫创意
而在不久前,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成功合龙,待今年年底正式开通后,从江门大广海湾到港澳也将实现1小时互通。
珠海金湾黄茅海大桥航拍全景图 图源:图虫创意
“双通道”开通后,江门将改变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圈较远的现状,与珠江口东岸城市进入联网模式,从而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协作。
纵观江门的发展,1980年代初,江门是广东省经济实力排名第2的城市,仅次于广州。到2000年,虽然被发展迅猛的深圳、佛山甚至东莞超过,也仍能排进前五。
然而这种优势没有一直保持。在新发展阶段,身处珠江西岸腹地的江门,没能承接到深圳等地的产业红利外溢,加上没有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,与大湾区的万亿城市相比,江门一度低调。
不过,凭借工业发力和文旅产业的“狂飙”,江门近年来经济屡次实现突破:2022年GDP达到3773.41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增速居全省第二;2023年江门GDP首次突破4000亿,达到4022.25亿元,同比增长5.5%,高于全省0.7个百分点。
如今,江门又迎来了全新的机遇。
多名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大湾区中,江门土地资源丰富,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1.48%,在双通道的助推下,江门有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,未来发展前景广阔。
不难想象,接下来,伴随着江门不断深化与东岸科创企业的合作,通过“深圳研发+江门转化”,更多的高新成果会在江门落地转化,更多的大湾区人才将向江门流动。
发展空间优势
多年来,土地紧缺一直是珠江东岸发展的最大掣肘。
以深圳为例,深圳的陆域总面积只有将近2000平方公里(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),同时,深圳约一半的土地处于生态控制线内,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1190平方公里,现状开发已达到约980平方公里,实际可用于各类建设的增量用地已接近耗尽。
而在距离深圳100多公里之外的江门,全市陆地面积9535平方公里,占大湾区总面积的1/6,土地开发强度不足12%,且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。
然而过去,由于两岸之间没有直连通道,江门难以成为深圳产业外迁的主要目的地,没能形成优势互补。
2017年,随着深中通道建设的进行,深圳和江门开启“飞地经济”合作。为了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,江门提出要打造五个万亩园区,其中便包括“深圳—江门产业园”。
2020年,为了加强对深圳招商工作的统筹力度,江门特制定《江门市对接深圳工作方案》,同时,密织招商网络,组织举办投资促进活动,大力宣传江门投资环境,提升江门城市知名度。
这之后,越来越多深圳企业上演“西游记”。其中,中星储能智谷项目在江门的落地就是最生动的案例之一。
广东中星创城智谷储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关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过去他们的工厂位于东莞,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,现有的场地厂房不具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,所以决定另觅新址。
“在考察了几个城市之后,我们最终选择落地江门。江门集中连片土地多,可用产业空间广阔,土地成本相对较低。而且,在人力成本和稳定性上也具有一定优势。”陈关镇说。
目前,中星储能智谷已建成的3栋厂房中已有3家企业入驻,接下来,还有6家深圳企业签约,深圳企业在招商结构中约占70%。
中星储能智谷 图源:受访者提供
陈关镇认为,江门是广东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,发展基础扎实,深中通道的开通将极大促进深圳与江门之间的储能产业合作,便利的交通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,有助于加强两地在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上的联系;另一方面,深圳的技术创新优势与江门的生产制造能力相结合,将推动产业链的集群发展和市场资源整合。此外,两地可通过政策协调、人才交流、研发共享以及合作模式创新,共同提升储能产业的竞争力。
实际上,放眼广东制造业版图,江门和深圳都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城市,产业协同度高。
“深圳与江门的产业互补性较强,特别是在产业集群方面。深圳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如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,而江门则在多个战略性产业领域均有布局,且多数与深圳形成产业对应关系。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两地企业降低成本、提升技术水平,并促进产业升级。”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蔡勇说。
机遇与挑战并存
除了承接来自珠江东岸的产业外溢,江门能从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获得的机遇还体现在更多方面。
谈到广东沿海城市,人们很少会想到江门。但其实,江门是海洋资源大市,大陆海岸线占全省1/10,海岛数量全省第二,在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大陆岸线最长。
江门台山海岸线日落 图源:图虫创意
江门地临南海,拥有众多优良港湾,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,货物从这里通向南洋、印度洋、波斯湾以及东非沿岸地区,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辉煌的华侨文化,
但大海港时代登场后,由于自然条件限制,江门一直没有建设深水港口,海上交通和运输基础设施弱,再加上江门不与任何一个大湾区核心城市接壤,所以从未成为过海上和陆上的交通枢纽。
而如今,待“双通道”全部开通后,江门与黄金内湾距离骤然拉近,与深圳、香港的距离都拉至1小时车程内,能够极大地提升江门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城市显示度。
除此之外,双通道的通车,也将为江门的文旅产业增添助力。
“江门人文荟萃,人才辈出,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禀赋优越,既有非遗之韵,也有自然之美,是一座宝藏的旅游之城。‘双通道’开通改善了江门的区位条件,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,不仅能够带动当地文旅业的发展并塑造江门网红城市的新形象,也为江门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带来了重新定价的机会。”蔡勇说。
江门的骑楼建筑 图源:图虫创意
诚然,带来利好机遇的另一面,“双通道”也会为江门带来挑战。
蔡勇认为,深中通道通车后,市场衔接中资源要素必然会有对流,肯定有大城市虹吸效应的产生,中心城市不断地吸引外来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形成强大的“内聚力”,有可能使周边城市成为‘过道’。因此对于江门来说,要尽可能避免通道带来的负面效应,扩大正面效应,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
对此,蔡勇建议,江门不能把希望仅寄托在通道上面,而是要在把握大桥通车的东风下,布局自身的产业发展,从而实现与深圳的有机融合,未来,江门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加强配套设施建设,推进市场规范化建设,为产业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江门的行动已经开始。6月14日,江门市党政代表团赴中山市学习考察,表示要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,牢牢把握深中通道开通的重大历史机遇,善用两地侨务资源,联合开展海外招商。在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上,共同争取更多产业、科教等优质资源要素流入珠西都市圈,以产业规划引领跨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。
此外,深江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。今年,江门与深圳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工作要点中。目前深江经济合作区初步方案、规划选址方案以及启动区经济测算方案已经编制完成,江门正加强与深圳高端智库合作,加快推进深江经济合作区综合性规划编制。
在冲刺万亿GDP的路上配资手续费,抢抓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的“大桥经济”历史机遇的江门,将渐渐找到自己在大湾区的全新定位,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